目录
理论·学术_课题荟萃
中学语文生命美育的实践胡艳;3-4+56
统编版游记习题设计特点及教学建议梁薇;5-6
聚焦思维 走进话剧——《雷雨》(节选)教学新思考夏金良;6-8+97
杜甫《登高》之十八悲李春香;9-10
福贵何错之有——从《活着》探析福贵的悲剧及成因张莉;11-12
理论·学术_学术沙龙
“懂而不会”为哪般刘映红;12-14+97
《乡土中国》中的乡土文化卓文燕;15-16+97
《爱莲说》“莲”的本义联想与辨析常玉华;17-18
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——从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说开去姚雪凤;19-20
草木入诗 哲思悠长——从韩愈的《晚春》看古典诗歌的春天描写张明明;21-22
践行·动态_教研动态
教材编排有梯度 自读体验讲态度刘璞欣;23-25
爱的深意:感受林徽因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何连会;25-26
古诗文山水文化的教学问题张美琴;27-28+2
从意象角度看李清照的“丈夫气”黎栖君;29-31
践行·动态_名师论语
真实任务情境教学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——以“家乡文化生活”实践活动为例张灵侠;31-32
从《秋天的怀念》经典课例获得的启示张振军;33-35
金陵怀古之“哀”与“肃”金玲华;35-36
践行·动态_教学精品
自然之花与人生之花——关于《紫藤萝瀑布》的文本解读李萍;37-38
妙趣横生的鲁迅作品中的人名、地名韩荣梅;39-40
《水浒传》选文内容的教学问题黄晓辉;周兴柳;41-43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的责任与担当意义李张锋;43-44
亮点·成效_热点论坛
融合党史知识 提升思想修养——《红星照耀中国》导读教学詹世云;45-46
祥林嫂的牢骚刘彬;46-47
《卖炭翁》的民生观汤亚宗;48-49+2
亮点·成效_探究课堂
由学生举办诗歌展想到自主阅读方孝荣;50-51+97
采撷多元方法 赋能活力课堂臧立君;52-53
《伟大的悲剧》的悲壮美徐小翠;54-55
对《论语》“克己复礼为仁”的理解与辨析彭蔚亮;56-57
亮点·成效_教材新解
青春激扬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王正有;58-59
题美无言 妙音希声——语文课文的标题之美王鑫;60-61+2
《陋室铭》特色别解陈洁;62-63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的人物行为和性格王东杰;64-65
素养·读写_阅读养成
《红楼梦》细节描写之深刻意蕴巩世康;66-67
品文论英豪 群研可弄潮——人物传记类文言文“群文阅读”的教与思蓝颖诗;68-71
时代洪流中的礁石——读高尔斯华绥《品质》莫淑磊;71-72
素养·读写_真情写作
《石壕吏》的改写教学耿丽;73-74
由笔记成就的经典《日知录》付金玉;75-76
保尔所读之书对其成长的影响陈妍;王阳勋;76-77
综合·发展_教学随笔
唐诗作品中的现实批判李其友;78-79
《行路难》主题的“浪漫”与“现实”色彩孟晓莉;79-80
“符号化”道具在《项链》中的作用赵丽丽;81-82
《核舟记》中的方位词“左”“右”辨任凭;83-84+2
综合·发展_教学备参
由“醉里挑灯”看辛弃疾的壮志豪情刘自多;85-86
杜甫的生前与身后闻增刚;87-88
“难封”的悲剧 传奇的英雄——《史记》“飞将军”李广形象赏析刘开怡;89-90
综合·发展_考评论坛
高考时评类议论文写作献技于加会;91-92
从高考看学生的“阅读欠账”刘晓敏;93-94
“立德树人”: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聚焦点许玉荣;95-96
订购通知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