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理论·学术_课题荟萃
百年语文教学几大变革的利与弊闫晶淼;3-4
诗意·诗境·诗言——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细读的三维度王桂梅;5-7
“乐府三绝”价值观的异同梁钰之;8-10
理论·学术_学术沙龙
《水调歌头》的特色及思想境界贺进;10-11
“271”教学模式在《以事见人——领会小说情节的艺术匠心》中的运用许振银;12-14
《孔雀东南飞》教学史摭谈崔芹;14-16
《包身工》的修辞顾翔宇;任新慧;17-18
践行·动态_教研动态
老舍笔下“母亲”形象的平凡与伟大吴婷婷;19-20
中职语文 “职教味道”曲秋枝;21-22
人物形象解析与学术思维姜佐政;22-23
践行·动态_名师论语
从叙事学角度读《装在套子里的人》吕荣瑞;24-25
沉郁顿挫少陵诗杨萍;26-29+2
践行·动态_教学精品
“镜面”下的含蓄与内敛——戴望舒《雨巷》的另类表达杨开珍;29-30
纵神情以摇曳 拨云雾以终睹——古诗词中的“虚写”詹君;31-33
《岳阳楼记》的立意与构思周月红;33-34
亮点·成效_热点论坛
《孤独之旅》中鸭子的地位杨海芳;35-36
《湖心亭看雪》的五重孤独宗华;37-38
语文群里教学忙刘美超;39-40
《拿来主义》的逻辑魅力苏和平;41-42
唐诗中的商业文化现象董俊芳;43-44
亮点·成效_探究课堂
父母在 不远游——关于《背影》的情感教学研讨赵文芹;44-45
阅读教学的线性设计梁运义;46-47+2
科幻小说《带上她的眼睛》三美冯雪;48-49
赤壁之“月”何处寻陈昌安;50-51
《孔乙己》中“小伙计”的沉沦王培震;52-53
亮点·成效_教材新解
一蓑烟雨任平生——《赤壁赋》蕴含的人生哲理关俊;54-55
触摸孙少平之路姜杨进;55-56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的“平行”姿态孙霞;57-58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中“雪”与“火”的隐喻性谭礼平;59-60
鲁迅作品的“童年”和“成年”观田晓燕;61-62
论叶圣陶的品格——以《叶圣陶先生二三事》为例褚美娟;63-64
素养·读写_阅读养成
语言重复 高效教学张红梅;65-66
中学生的网络阅读素养代思文;67-68
高中语文教学的“三活”法则陈枫眠;69-71
群文阅读需三个转变刘志定;71-72
素养·读写_真情写作
向大师学写亲情作文侯淑娟;73-74
《壶口瀑布》浓意背后的趣雅、境高与理深王秋红;75-76
《带上她的眼睛》的魅力与通俗化表达白世武;77-78
综合·发展_教学随笔
现代散文《我与地坛》艺术寻踪张尊华;79-80
《一棵小桃树》时空人物的对比吴春华;81-82
《一滴水经过丽江》中的文化解读杨军飞;83-84
综合·发展_教学备参
混乱民国底层人民的挣扎心路——读老舍《骆驼祥子》贾学平;85-86
文学作品人物姓名及蕴意刘兰凤;87-88
《蜀相》赏析的情感视角韩燕;89
高中教材《楚辞》篇目注释使用建议王长虹;90-92
综合·发展_考评论坛
高考论述文写作思想与思维建构方晖;92-94+2
常中发力 断句方易曹玉峰;95-96
守中华优秀文化之正统 传语言文学经典之大雅——记全国首届“语参杯”统编教材研讨会(海南)刘晓英;刘梦玲;97-98